Sumitomo Electric History Banner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國產化”的心愿。

本公司于2017年迎來了創業120周年

住友電工自1897年創業以來,為迎接美好富足、充滿希望的未來,從未停止過變革創新的前進步伐。當時的日本,包括電纜在內的所有高檔產品只能依賴進口。面對這一現實,住友電工下定決心為國家發展開拓電線事業。從銅線、硅銅線的制造開始,到第一根國產高壓地下輸電電纜的制造成功、世界最長的海底電纜的制造和敷設成功,住友電工肩負起支撐日本產業發展的重任,從此,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了120余年。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住友電工集團都深信 "變革創新"蘊藏著巨大的可能性,始終不渝地為日本乃至世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120年的歷史

沿革

住友電工集團的歷史

住友電工120年的歷史

1890

1897

<創業>開設住友伸銅廠

Sumitomo Electric Copper Rolling Works Founded 1987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的前身,即住友電線制造所的母體—住友伸銅廠誕生。這一年,受到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后刮起的創業風潮反彈的影響,產業界日漸蕭條。當時,已經陷入經營困境的日本制銅株式會社在同年3月被住友家收購,為住友伸銅廠的成立創造了契機。

1914

開發電車接觸線

Sumitomo Electric Developed Trolley Wire 1914

開發了電車接觸線。1916年向東京市即現在的東京都交付了第一批產品。此后,不僅用在國內鐵路(現今的京阪電鐵的中之島新線、東京都交通局的日暮里-舍人線),在國外被臺灣新干線,即臺灣高速鐵路采用。

1911

<創立>開設住友電線制造所

Sumitomo Electric Wire and Cable Works established 1911

面對飛速發展起來的電氣領域,日本國內的電力電纜技術尚不成熟。面對無奈情景,住友總店總理事兼總經理 湯川寬吉下決心開設電線制造所。這年秋天,在日本率先成功實現了紙絕緣鉛包電力電纜的實用化,用事實證明住友的技術力又蹬上一個臺階。該電纜向京都電燈公司供貨,用于從伏見的火力發電站向京都市內輸電的輸電線路。

1920

1922

制造并敷設全球最長的海底電力電纜(愛媛縣新居濱~四阪島間 共21km)

1992

1905年,把煉銅廠遷至遠離新居濱海岸的海上無人島“四阪島”,這一大規模遷移行動成為本項目實施的契機。當時,用作發電燃料的煤炭每次都要從新居濱船運過來,費時費力費財,導致四阪島的火力發電站逐年虧損,入不敷出,而位于對岸的別子設有水力發電站,發出的電力資源比較豐富。但由于兩地相距20多公里,不通過海底輸電是不行的,然而,當時普遍認為僅憑現有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的。
與德國和英國的電線公司就敷設海底電纜事宜進行了反復交涉,對方都表示可以承接產品制造和敷設業務,但誰都不愿保證敷設后的效果。這也不奇怪,因為,在那個年代,這種長距離海底輸電線在世界上沒有先例,當時,被贊譽為長距離的海底電纜只有舊金山不足7公里的海底電纜以及連接瑞典和丹麥的5公里多的海底電纜。
因此,連接愛媛縣新居濱和四阪島的長達21公里的一大項目,可以說是當時世界最長的海底輸電線。在海纜敷設期間,遭遇暴風雨的侵襲、多次發生電纜電阻降低問題并多次修復,歷經千辛萬苦,耗時20多天,終于完成了海纜敷設。

1940

實現航空發動機閥門彈簧用超強鋼絲的國產化

1943

開始制造防震橡膠、燃料罐

1948

制造、銷售燒結零部件

1949

開啟汽車線束事業

1927

開始研究超硬合金

1929

向日本電力公司交付日本第一個纜型蓄電器

1932

開始制造特殊金屬線

1941

與古河電工攜手成功制造并架設國內首條250kV輸電線(黑部至笹津間)

1945

年在二戰期間四度遭遇空襲

Sumitomo Electric History 1945

雖然二戰結束了,但工廠遭受多次空襲,殘垣斷壁,狀況凄慘。時任總經理的別宮在安慰了歷盡辛苦的員工們后,說:“日本將會建設成為一個文化國家,而我們公司的產品不可或缺。為此,無論企業的形態如何變化,我們都必須盡力制造產品,完成使命??傊?,我們只能一心一意抓好生產?!痹陔娋€之外,當時還利用手頭的材料,做了膠靴、電熱器、鐵絲網等生活必需品,還有鐵鍬等農具。

1950

1950

遭遇Jane臺風襲擊

Sumitomo Electric History 1950

Jane臺風是1950年9月襲擊大阪的大型臺風,以關西地區為中心,損失慘重,死亡336人、受災50萬人、房屋倒塌1萬5000戶。我公司大阪制作所的西工廠也因滿潮而遭水浸,準備發往印度的鋁架空輸電線被淹。本來用水洗洗就能繼續使用,但公司還是下達了“全部重新制造”的指示。這充分體現了住友電工“始終提供良品,"注重信譽"的傳統精神。

1954

油淬火回火鋼絲實現國產化

1962

地偉達式枕木、空氣彈簧被新干線采用

Sumitomo Electric Dywidag Railway 1962

一提到鐵路軌道,通常都會想到木質枕木,但東海道新干線采用的地偉達式軌枕,用預應力混凝土軌枕取代了木制枕木的作用。1961年,我公司的地偉達式軌枕被東海道新干線采用后,從第二年開始正式供貨。
自1955年開始研究空氣彈簧以來,就以鐵路車輛為中心進行了開發。1962年,在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的支持下,開發出了膜式空氣彈簧,提供給私營鐵路的車臺和新干線的車臺使用。隨后,新型空氣彈簧被命名為"SUMIRIDE",被國內外業界大量采用。

1964

在東京奧運會大顯神威的辛科姆同步通信衛星用拋物面天線

Sumitomo Electric Parabolic antenna Tokyo Olympic Games 1964

1964年舉辦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采用了我公司開發的同步通信衛星用拋物面天線,在全世界首次實現了奧林匹克運動會衛星電視轉播。實時向全世界播放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實況,這也是那個時代的地球人的夢想和希望。

1970

開始制造化合物半導體

1973

日本第一個公共汽車定位系統聯合實驗

Sumitomo Electric Bus location System 1973

繼交通管制系統之后,作為與道路交通系統有關的新產品,就是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地中期培育發展起來的公共汽車定位系統。如何消除交通擁堵成為當時的一大課題,公共汽車因行駛速度慢而不能保證準點到站,乘客明顯減少。作為解決措施之一我們想到了公共汽車定位系統。雖然,歐美有兩三個實用案例,但在日本還是首例。在運輸省的指導下,由我公司負責設備開發,由東京急行電鐵株式會社負責運營,進行了聯合實驗。1971年,確定了實驗計劃,1972年6月開始設計和制作實驗系統,從1973年8月至1974年1月,實施了各項功能實驗。

1976

濱名大橋采用全球最大跨度的PC鋼纜

1951

為長生橋(國內首座預應力混凝土大橋)提供超強鋼絲

Sumitomo Electric Chosei Bridge 1951

流經石川縣七尾市的御祓川上架設的長生橋,是1951年12月由東日本重工業株式會社七尾造船所(株式會社P.S.三菱的前身)架設的日本第一座預應力混凝土橋。本公司為該橋的修建提供了超強鋼絲。2001年因河流整修,這座橋被拆除,一部分被移到位于七尾市郊外的希望之丘公園里,仍在使用,為地區貢獻發揮余熱。

1957

電視播放天線

Sumitomo Electric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ntenna 1957

1952年,日本的電視廣播開始在東京試播,第二年NHK東京和日本電視廣播網株式會社相繼開設了電視臺。初期,電視臺使用的天線和饋線等所有正規設備都依賴進口。
當時,我公司在為警察廳和防衛廳制造天線和饋線。我們以這些技術為基礎,在NHK技術研究所的支持下,開始開發電視廣播用的天線和饋線。1954年,向NHK名古屋臺交付了銅管同軸饋線。1957年,在NHK小倉臺成功制作了包括發射天線、饋線在內的日本第一套天線系統,并完成了施工。

1964

開始制造熱縮套管SUMITUBE

1969

開始制造FPC

1969

在國外首次設立制造基地(泰國)

1970

自動人行道(鋼纜) 電力電纜 交通游戲控制系統 大阪世博會

Sumitomo Electric Expo 1970

在1970年舉辦的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的汽車館里,有一個引人注目項目,那就是"交通游戲",這是會場里非常難得的一種參觀者可以實際參與的展示項目。游戲規則是色彩鮮艷的迷你車在設置于圓形廣場的棋盤格形跑道上來回行駛,在約2分鐘的規定時間里進入對面的基地,然后返回到原來的基地,如果連續3次橫穿成功,就能得到紀念品。在25萬參與者中,成功率約為3%。當時的明仁皇太子等皇族相繼視察了5次。
我公司的電力電纜和鋼絲簾線(用于自動步行道)也在大阪世界博覽會上大顯身手。據說世界博覽會結束后,自動步行道在全國得到了普及。

1974

全球最大規模 東京交通管制中心竣工

1974

開始制造光纖光纜

1980

1980

開始制造平行雙線

1980

平行雙線是一種用于大型吊橋和斜拉端的巨大懸索。自1980年為大鳴門橋制造了第一批產品后,又分別為南北備讃瀨戶大橋、明石海峽大橋,來島海峽大橋制造。

1992

關西國際機場開業 綜合信息通信系統 敷設連接電力電纜 PC鋪修鋼材

1992

1987年1月,關西國際機場開始動工,我公司負責公路、鐵路以及機場的供電,并承擔用于停機坪鋪修的預應力混凝土鋼材、通用信息基礎設備、機場綜合通信系統的施工等。具體而言,日本道路公團關西國際機場線、阪和機動車道及阪神高速灣岸線等機場來往道路、JR和南海電鐵的關西國際機場線高架橋與軌道混凝土軌枕,都使用了住友電工的預應力混凝土鋼材。
此外,還提供了局域網系統,用于設置在機場島內的停車場管理、設施管理、加油管理、POS系統等獨立信息處理系統的連接、信息與資源的集中管理等。機場島內的電力干線以及管制塔臺和員工宿舍電纜等的各設施配電用電纜及附屬品也采用了本公司的產品。

1998

世界最大規模直流輸電項目 德島橘灣海底電纜敷設工程

2006

全球首次 高性能氮化鎵晶體管(GaN HEMT)實現量產化

2006

全球首次開始在實用輸電線路中使用超導電纜輸電

tl-transmission

住友電工制造的高溫超導電纜在全球第一次被用于實用地下輸電線路。美國的SuperPower公司為主承包商,由National Grid公司負責提供電力線路,BOC公司(現Linde)負責冷卻,而我公司負責超導電纜的制作、鋪設及運營。Albany市的2座變電站之間的距離約為3.2公里,在中間建設了約350米的超導電纜線路,并入實際供電系統中進行了長期通電試驗。 2008年4月,順利完成了歷時1年多的實際線路長期輸電試驗。

2016

開始銷售世界最多芯·超多芯光纜

2017

英國、比利時的輸電項目

sumitomo electric belgium project

本輸電項目是在英國與比利時之間建設一條全長141.5公里的大型互聯項目,僅海底部分就長達130公里。住友電工與子公司J Power Systems總體負責輸電電纜系統的設計、制造、敷設施工及維護保養。在住友電工集團的開創未來電子季刊"id" 創刊號里就本項目做出詳細介紹,恭候瀏覽。

1982

試制具有高度識別與判斷功能的智能機器人

1982

成功合成世界最大級1.2克拉人造金剛石

diamond

1970年,我們著手研發人造金剛石。作為超硬合金制造商,常常會聽到客戶希望我們制造超高壓產品的呼聲。當時,我公司不具備任何這方面的技術基礎。如果從國外進口設備,價格非常昂貴,同時,國內也沒有一家公司銷售可用于工業用途的雙軸加工型設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從零開始研究超高壓技術。 1982年,成功合成了世界最大級別1.2克拉單晶金剛石,作為世界最大的人工合成鉆石被載入1984年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制造初期,結晶受雜質的影響呈黃色,而現在能夠制造高純度、無色透明的10克拉左右的高品質大粒結晶。

1992

啟動"奮進號"航天飛機InGaAs晶體生成實驗

1992

在NASA的航天飛機"奮進號"艙內,實施了在地面上難以實現的多種實驗,該實驗被昵稱為"Fuwatto'92"。其中一個實驗就是在沒有地球引力的宇宙空間,把譬如水和油那樣不相容的物質,能夠均勻地融合為一體,利用這一特點,創造出理想的新材料。

2010

開發鋁線束

harness

用于線束的電線,一般都使用導電性能優越的銅電線,為了滿足車輛輕量化的需求,我公司集團企業開發成功了通電性能與銅電線相同,重量卻只有銅電線一半的鋁合金電線。2010年,開始銷售使用了這種電線的鋁線束。在地球上行駛的汽車里,每4臺中就有1臺使用了住友電工集團的線束。
在地球上行駛的汽車里,每4臺中就有1臺使用了住友電工集團的線束。

2016

開始在摩洛哥建設1MW集光型太陽能發電(CPV)設施

power plant

根據與摩洛哥王國太陽能資源廳(Moroccan Agency for Sustainable Energy)簽署的實證合同,在摩洛哥瓦爾扎扎特設置完成了采用住友電工制造的1MV聚光光伏發電(CPV)的兆瓦級發電成套設備項目建設。從2016年11月至2021年5月,實施為期5年的實證試驗。